愛上一個娃娃是什麼感覺?
隨著技術進步,有些人開始將矽膠娃娃、虛擬偶像、未來甚至是沒有型態的AI機器人當作伴侶。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不屑、變態、或是好笑,但這樣的「陪伴機器人」往後或許會變成一種常態。
本文原寫於2017年11月16日。
美國的NBC News發表了一部影片(無法內嵌,請點連結觀賞),描寫越來越多日本人將矽膠娃娃當作伴侶的現象。矽膠娃娃除了一開始的購置費用之外,對人沒有什麼要求,不需要爭執生活瑣事、金錢、小孩等等問題;但人也可以偶爾透過買衣服、換髮型、加配件,花點小錢同時滿足自己「對他好」的感覺。
總而言之,就是不需要負「人世間的責任」。「不必負責」對某些人來說是「不願意」、對有些人則是「無法」,這個很難去評斷是非;但從另一個角度看,對於基本上不會變的娃娃,他們要兌現「永恆的承諾」可能還容易一些。
簡單的慰藉
如果這類幾乎完全沒有互動功能的假人(我知道有些人要回答什麼,但那個在這裡相對不重要),光是「存在」就已經可以對使用者帶來那麼大的心理慰藉,那麼只要再加上一點點對話或反應(例如被抱起來的時候說「謝謝」),或許就已經可以讓他們有積極生活下去的動機。
不過,以影片中的關係為例,很多的美好和安定感是來自想像,而這種想像其實是來自缺乏功能性;如果功能有點多又不太多,假人很可能會因為「太囉嗦」、「講話一直重複」、「越看越無聊」而被早早淘汰了。
或者就像從前的玩具飛機一樣,只是幾片木頭組成、其他全靠腦補的版本,壽命可能至少五年,或許還可以留下來當做兒時回憶;進步到一個程度的六軸自動穩定無人機還可以玩個兩三年,但是裝了電池會在地上跑、徒有飛機造型的玩具,恐怕只有幾個月。
然而,科技的進步必定需要時間、也受限於(開發者和使用者)的口袋深度;十年後,像故事主角這樣的人,或許可以買到能進行有限度對話、或是自己走路的娃娃,但並不一定能建立起同樣深厚的感性連結。
(當然,這只是純粹的理性推論;每個人的需求不同,或許某位使用者就是喜歡娃娃一直重複嘮叨那幾句話。)
而機器人技術發展到極致,自然就是觸感和反應都跟真人一樣,會說很多話、會回答、會跑步、甚至會生氣或掉淚,而且還滿腹詩書、有問必答(記得Siri或Cortana嗎?)。
(2023年註:寫完這篇文章六年之後的現在,能與人進行基本對話的ChatGPT人工智慧機器人已經問市;這是幾年來科技的自然發展,更聰明的對話應該也指日可待。)
這時候,或許我們又會想到另外一個問題:如果機器人已經是這樣的話,那跟「和真人做朋友」又有什麼不同呢?
有時候,不那麼完美才是人性吧?
當然,我們可以舉出100個理由說假人比較好:不會要錢(只是要保養)、不會爭遺產(很難說,現在已經有把遺產給狗的)、不會老(只是會老化)、想換就換(但如果沒錢換的話會跟開一直壞掉的老車意思一樣)。
也就是說,到最後已經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個人心理和實體條件的問題、也是人生在世為歡幾何的哲學問題了。
你想要一個不完美、會吵架、而且可能會分手的人類配偶,還是一個外型接近完美、不會變老、不用擔心要送什麼禮物、不會頂嘴(也說不定會)、不會主動跟你分開(除非壞掉)的機器伴侶?
但如果你的機器伴侶會跟你吵架、頂嘴,會提醒你情人節要送禮物(買下載更新?)、不買還生氣,你還會愛他嗎?
或者應該問:你需要什麼樣的關係?
人與(?)人的關係
或許有一天,不只是中老年人需要,年輕人也會用機器人來取代一部分人際關係;我覺得也好,至少家暴或一些人和人之間的摩擦會得以減少。
至於人類會因為這樣而滅亡?或許吧,可能少子化問題會因為這樣而雪上加霜;但如果可以有好的環境可以培育下一個世代、如果房價不是被炒得那麼高、如果不是環境讓年輕人無法相信未來、如果沒有那麼多「貧賤夫妻百世哀」的問題,光靠假人是無法改變這個社會的。
至於人類滅亡,放心好了,至少有十萬個原因會讓人類滅亡,但不會是正妹假人;除非它們都連上天網、有戰鬥能力、而且裝了很不穩定的核能電池。(咦,不會嗎?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