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歷史,通常看的是三個東西:
史觀
史實
脈絡(記事或記年)
中小學校的課程還不必牽涉史觀,教科書上也只放得下經過挑選的史實(這都只是理論上,過去的歷史教育在這兩點上都很扭曲)。
脈絡
好的歷史老師會選擇性的講授課本上的史實,然後補上「因為……所以……」的脈絡(所以我們會覺得某些老師上課很「生動」)。
而這三件事情中,以中小學而言我覺得最重要的是「脈絡」;知道史事為什麼會發生、發生了之後又如何,才能夠真的「知興替」、才真的能夠「以史為鑑」來看待人世間的事物。
史實
至於「史實」,反正課本也放不下全部、放進去的也都經過挑選,這年頭資訊充足,要查都查得到,並不用糾結於「為什麼要放這些不放那些」。
何況退一百步說,就算熟讀背誦各種史實,沒有脈絡的話也只不過是用過就丟的死知識而已。
史觀
至於史觀,由老師來教容易有(不必要的)引導效果(不過老師的講授方式多少會帶點主觀就是了);所以我覺得,在國民教育階段,只要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之中,基於史實自己去感受發現就好了。
相對於學校教育,有許多人說他們的「歷史是從打遊戲中學來的」,這一點其實很有趣。
遊戲中學「歷史的不同脈絡」
官方的教科書往往會因為統治需要,而將特定流派、政權、人物的「正統」定於一尊;但以歷史為基礎的遊戲為了好玩和公平性,反而在這方面更加持平。你今天可以玩劉備,明天可以扮曹操,各有各的立場和優缺點,把對方殺得片甲不留也沒問題。
在教科書上,我們或許只能學到「梟雄曹操篡漢」,沒有第二套說法;但在遊戲之中,你卻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領悟。
而由於「因為(你選錯將領)……所以(全軍覆沒)……」的邏輯,正是遊戲進行的基礎(但並不一定與史實相同),所以如果遊戲邏輯夠複雜的話,其實對於理解歷史脈絡的不同面向也是有些幫助的。
至於史實,畢業之後有興趣的人自己會去找資料補齊;如果是沒興趣的人,也就知道劇中那幾個名字就好。
以我自己而言,讀歷史最大的收穫也不在背了多少人名年代,而是知道很多興替都只是歷史重演、而且道理並不難懂而已。
關於史實、史觀這類的問題,我常會用幾個測試題目來觀察(你也可以試試看):
二次大戰時轟炸台灣的是哪個國家?
羅馬人統治英國期間,算不算是英國的一個朝代?
聽過「大肚王國」嗎?
原本我大學想讀歷史系,但因為程度太差沒辦法去;當時跟我一同立志的高中同學,後來進了政大歷史系,現在在中央研究院從事相關工作,而我還在鬼混。(攤手)
(本文原為2020年9月9日在Facebook的貼文,拉回來整理重新發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