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《昭和40年男》到《禁斷惑星》
對於我們現在50-60歲的人來說,《禁斷惑星》這本書對於那個時代的回顧,是對自己青春年華的鄉愁、對於逝去時代的致敬、甚至是是一座讓我們得以回去參拜自己的神殿。
前陣子收到 高苦茶 兄惠贈新書《禁斷惑星》,光是看到這個書名就令人開始興奮起來啊。
興奮不是因為書名看起來好像色色的,而是因為在這相關的一些事情上,我跟苦茶兄有一些共通點。苦茶兄是書法家、藏書家,我也寫過字、藏過書;而因為年齡相近的關係,這些文化生活上的經驗幾乎是完全彼此複製的。
而我幾年前還在弄媒體的時候,甚至曾經考慮做一個類似日本《昭和40年男》雜誌的台灣版本(這本雜誌對於我們幾個相熟的「昭和宅」在概念上都有不少影響,包括《禁斷惑星》,書中有提到)。
從我們出生的1960年代,一直到「半熟不熟」的1980年代之間,其實是一段文化上百花齊放、有許多大膽嘗試和突破禁忌的精彩時光;而許多影響至今的事件或現象(例如太空競賽、冷戰、個人電腦、漫畫、電影等等),甚至今天都沒有那麼精彩。
如果不考慮讀者群(以1965/昭和40年為中心的前後幾年出生)的規模和消長、以及雜誌媒體近年來的衰落等因素,其實那個時代的精彩事物,足以餵飽一份雜誌很多年;而以流行文化每30-40年輪迴一次來看,或許1960年代之後的一些流行文化或符碼,又可以引起年輕人的興趣。
(這種年輕人對上一世代流行的好奇,在手機和網路時代說實在話已經不如從前;這一點或許會影響到相關媒體的銷售量,但無損於內容的精彩。)
現在或許不是辦雜誌的好時機,所以苦茶兄的這本書也算是代替雜誌幫中文世界(其實只有台灣,或是再加上香港啦)的「昭和40年男」們回顧了一下那個時代的各種「B級心靈美食」。
因為最前面提到的那些理由,所以《禁斷惑星》的整個目錄都是我熟悉的歷史;不過因為我閱讀不精、又不求甚解,所以熟悉的也不過就是條目而已,許多細節和背景故事也還是得看了書才知道。
我相信不僅是1960-80年代,1990之後到現在也有它獨特的文化和趣味;但一來很多事物因為社會和科技的改變不會再出現(有網路/沒網路的時期會是非常顯著的斷代)、二來之後世代的影響也還沒有發生(那會是2030-40年代才會回頭來看的題材)。
最重要的是,那個時代對於我們現在50-60歲的人來說,是對自己青春年華的鄉愁、也是對於逝去時代的致敬。
而苦茶兄的這本書,就是一座讓我們得以回去參拜的神殿(原本想說「靈堂」XDD);每個人進去都可以看到自己失落和懷念的片段,或許還有對那些片段時隔30年的恍然大悟。
多珍貴啊,這種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