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情提要:《我,即將移居三星》
台北三星兩邊跑了幾個月之後發現,要在三星(或類似的鄉鎮)居住,有幾個很大的加分條件:
有車,任何車
具備基本粗活的體力、會使用各種工具
也願意做點粗活、弄髒雙手親近泥土
台語流利,如果多少熟悉各種工匠師傅詞彙更好
如果盡量具備這些條件,融入當地的文化、生活、以及價值觀就會越快(我還稱不上完全,只是有這樣的感覺)。
舉個例子來說,如果你對種植有興趣,這邊的資源比都市更多:苗圃多(觀賞用和農作用分開)、工具多(而且很多如鐮刀、斧頭之類都市五金行比較少的東西)、相關的服務業者也多。
人們
說到跟這些業者師傅的交陪,混熟的條件除了語言之外,好用的東西依序是煙、檳榔、茶、酒這類東西;我除了檳榔不行之外,其他都還可以應付。而在這裡被本地朋友邀請「晚上過來泡茶啊」的頻率,已經讓我開始懷疑(對不起)這是客氣話、還是大家真的「想跟你交朋友」的表達方式。
我想,一半一半吧。
但比起都市人常用「我們再約」、「找時間聚聚」,我比較喜歡這樣直接、而且預約了實際見面的邀請;而且可以預期的是一兩小時看來言不及義幹話連連,但卻跟原本的陌生人交換了半輩子經驗、從此成為朋友的邂逅。
先前曾經提到,被水電師傅拉去店裡泡茶。原本彼此言談中還保留著一點客氣和矜持,但師傅無意中冒出的「呷洨啦」這句粗話讓我大笑了(小朋友不要學。但它讓我想起一些熟朋友,他們跟師傅應該可以處得來),從此放下了彼此的保護外衣。
茶過三巡之後,師傅問我要不要吃下酒菜喝高粱、週末要不要過來一起打麻將。
前天,在另一位師傅身上又重複了一次這樣的交談過程。
我想,這種還要先客氣一番、彼此試探言談底線的遊戲,是來自我還不像本地人的外表;或許之後只要一開口、遞根煙,就馬上聊開了。
以上或許只是我都市人過於美好的想像。但我小時候也在鄉間生活過,只要現在不跟當時的淳樸相距太遠就好了。
不過我對於人際往來和生意是分開來看的;找我晚上去泡茶的師傅,也可能在報價時狠砍我都市俗一刀。
只要不太過分不欺詐,天底下你賺我錢我賺你錢天經地義,了不起還他一句「呷洨啦」,生意不做茶照泡。但如果還是爾虞我詐的那套(當然,這種事情去到哪都有),老子也不是沒見過世面,萬一真的被騙也就一次,大家在本地相會有期,只是就當不成朋友了。
「我們都站這邊幾十年,做事一定頂真,終歸要留一點給人探聽啦(煙)。」
這邊的師傅至少嘴上是這麼說的,至少他們的年紀都對得起「幾十年」三個字。
除了師傅之外,這邊的鄰居也是臥虎藏龍。有田地就在我隔壁、現在做水電和回收,同時也是野鳥專家的退休火車司機,在美國長大、後來發現在紐約曾是我鄰居的音樂人,農具行跟我用店裡自來貓打開話匣子的店員,在三星街上原本以為我是可疑人物無緣無故把我叫住、後來卻熱心指點迷津的太太等等。
我跑宜蘭不到半年,甚至還沒搬來,但認識的鄰居算算已經比在台北三十年還多;這些人們都很有趣,有趣到我都想寫一本小傳談他們了。
工具
在這裡,常用的工具有三種:
交通工具。因為公車班次不多,幾乎也沒有計程車,所以都得靠自己,頂多麻煩有車的朋友接送。
鏟子和耙子之類的種植和園藝工具,而且是大支的。因為要處理的土地面積和植物都比較多,所以一般庭院用的工具都太小,得搞很久很久;所以像是鏈鋸、割草機之類都很常見。如果要再專業一點,自己買台個割草機或小怪手也不足為奇。而且這些工具都有些特殊的俗稱,得搞懂才比較好溝通。
修理工具用的工具。一般常見的螺絲起子之類不在話下,撞擊電鑽、砂輪機、各種電動木工工具等都用得上。如果自己不想買,租或借也都可以;當然,安全操作的能力還是必要的。
跟一開始時提到的「加分條件」一樣,這些也都是可以花錢解決的(請師傅來做或修);但如果你是喜歡玩工具、喜歡動手做的人,這裡就是天堂了。這些在都市不常見、也沒用武之地的工具,在鄉間都可以讓你玩到過癮(光是逛賣這些東西的五金行,就已經比逛精品店還刺激),而且基本上也不太需要擔心使用時擾鄰的問題。
所以除了田野工作之外,我過去曾經玩過、但因為在市區太吵人而放下的皮工和木工等手藝,在這裡也就可以完全放飛了。
總而言之,鄉野生活的樂趣(對有些人或許是痛苦),就是樣樣盡量自己來。
鄉野人生
我目前每週除了在台北還有兩天顧問工作之外,都會往來三星兩三趟;主要是因為兩隻貓還在台北家裡,一次不能離開太久。等新家打理好,上班之外的時間都會在那邊、貓也會帶過去。
原本因為地方大了也想再養狗(黃金獵犬!),不過養狗的前提是一天不在家都不行,所以只能暫時作罷,之後再看看還有什麼照顧得來的東西可以養。
隨著之後逐漸融入三星環境、探索附近環境,也重拾上述的種植和手藝工作,再加上原本就有的網路活動、閱讀寫作、書法繪畫,應該還有很多充滿樂趣的事情可以做。
順帶一提,其實我近三十年前就有搬到田野的打算,當時從北海岸一直看到台東龍田,只是因為種種緣故仍然留在台北。
最近自己省思了一下,何以早就有這種想法;過去原本給自己的理由是國外生活經驗,但再仔細想想,卻想起了一本(原書本來有好幾冊)自己大學時代讀過,後來自己都忘記了的書,才恍然大悟。
這本書就是陳冠學先生寫的《田園之秋》,當年的舊版已經絕版,連結中是新版的:
當然一定要扯的話,還可以扯到《湖濱散記》之類的,不過這本對我的影響就遠不如《田園之秋》了。
總之,因為世事變故與延宕,這個希望在三十年後已經接近實現。今天先寫到這裡,之後應該會有更多的經歷和感想可以分享。
廣告兩則:
我的一些田野日常會貼在Facebook的《不良大叔的五分醒人生》頁面上,整篇文章則會透過這個電子報發表,都歡迎追蹤。
我在三星靠近羅東一端的五分路上投資了一家叫做「五分醒」(Inn / Somnia)的民宿(連鎖民宿網頁),預定2024年4月開張,也請期待。